。
就在谢昌云几乎要拍板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出动空军来一次密集轰炸再说的时候,这个难题却被海空武器研究所的一个工程师所破解了。
这个工程师对找上门来的黄光锐讲,日军这种大口径火炮最核心和精密的部件就是炮管,所用钢材贵重、耗材高、生产加工难度极大,但只要管身稍有变形或内膛稍有腐蚀就必须报废。由于其炮管管壁较厚、又是采用合金材料,一般的爆炸冲击和高温都不能致使其变形,但一滴强酸液如果滴入内壁,整个炮管就算完了。
工程师建议黄光锐可以采用飞机地空抛洒高浓度酸液的办法,来对付日军的重炮,使其全部报废。
工程师又喋喋不休的说了一些化学原理,黄光锐几乎一句都没听进去。反正就记住了几种酸当中,98%浓度的硫酸最合适。
对还没有绝对把握的事,黄光锐不敢马上向谢昌云汇报,但他自己绝对这个办法很可行,于是就马上集中了几个专家和飞行员制定了一个方案,并让飞机修理厂放下其他工作,连夜赶制出来了两个可以悬挂在中型轰炸机机腹下的大铝罐子,第二天一早就将铝罐子灌满了水,装在两架轰炸机上进行试验。
两架轰炸机起降多次,以机场草坪上斜撑起来的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