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的小冲突对战局并无影响。
在陕北方面,由于连续强渡黄河受挫,并得知了骑二军和新一军进入陕北的情报,加上后方频频被八路军一二九师等部袭扰,日军不得不放弃了西渡黄河的计划、将部队收缩回了离石等地。
在河防战斗中,陕北八路军留守兵团以伤亡五百余人的代价,总计毙伤日军七百余人,但基本没有缴获。
而胡宗南面临八路军的步步逼迫,又见日军放弃了渡河企图,于是就表示自己所部进入特区部分地区,目的是为了防范日军渡河,借坡下驴的将所侵占的特区的地盘全都退了出来。
陕北面临的危急暂时解除了,但是中条山的战斗却越打越激烈,三万余日军的凶猛进攻使得十余万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苦苦支撑,要不是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特别是三十八军表现出众,整个中条山防线早就被日军所攻破了。
这场战斗之所以打得如此胶着和被动,除了日军决意要获得可威胁潼关的黄河重要渡口之外,山西和河南一带的国共军事的磨擦有明显加剧趋势,致使不能形成合力对日军后方和攻击线进行有效的打击,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中条山之外,可用于对南同蒲线、石太线以及太原附近日军展开打击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