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关东军的战役比起来规模要相差很多,但却是一个以炮兵、坦克和飞机三者密切配合消灭装甲集群的经典战例,可以说是开了世界战史之先河。想我数年前受政府委派,耗资数万、费时三月有余,率团游历欧美十一国考察装甲机械战法,深忧我国力脆弱、观念落后,孰料几年之后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和战术竟频频出自我军后起之秀手中,让我扬眉吐气。谢代长官这里我不敢多打扰,晚宴之后可否能派坦克和装甲指挥官与做些交流。”
徐庭瑶是保定军校三期生,与张治中、白崇禧等同届,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时就领授上将军衔,赴欧美考察时为增加军衔含量而自请降衔为中将,以后再没有佩戴上将军衔,其亮节实为罕见。
桂南钦州战役之后,徐庭瑶已由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调任装甲兵监一职,军衔职位虽在谢昌云之下,但谢昌云却丝毫不敢托大,于是赶紧道:“徐总司令这话可让晚辈无地自容了!只要徐总司令愿意,晚辈一定尽力而为。不过晚宴之后委员长和夫人可能会有召见,所以只能先安排陈绪副军长带人先于前辈进行交流。陈绪是陈时骥师长的亲侄,理当是徐总司令的侄辈,请徐总司令尽管指教。”
徐庭瑶笑道:“原来是子厚(陈时骥字)的侄儿,四战区果然人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