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的严峻形势并不只局限于晋南。
从五月下旬开始,日军华北派遣军将用于中条山的半数部队撤回,同时又调动了大批日军和伪军,对华北地区的各粮食主产区展开了大范围的扫荡,其目的主要是最大限度的控制这些地区,以便征集和抢掠收割下来的粮食。
除了自身大量的需要之外,日军还企图利用粮食武器来打击并削弱敌后的抗日力量。
而共产党所领导的华北敌后各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武装力量,由于百团大战的消耗、以及国民党和日军的经济封锁、日军对根据地的破坏性扫荡所造成的巨大困难,已经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减员,而且大部分的部队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很难再有效调动日军,或者是突破封锁线到产粮区组织协助进行反扫荡,只能是依靠那里的武装各自为战。
到了这时,在中共内部便开始出现了对苏日协定的不同看法,同时也有了“根据地和军队的发展要量力而行”、以及“适当程度的继续维持与国民党的抗日合作关系”的提法。
种种不同意见,对毛泽东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而从共产国际国际的态度来看,也不主张中共再以武力对抗的形式来加剧国共矛盾。
在发展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