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时,算不得多长,忍一忍,却能省一百多块钱,他肯定会选择硬座,但毕竟是到了年关,在外拼搏也好,游荡也罢,辛辛苦苦了差不多一年,就当犒劳犒劳自己了。
回家的时候,他们俩都没有和家里的人提前通知,到了车站,也没有让家里人去接,毕竟都不是小孩子了,二十多的人了,而且又不是摸不回家,自前些年镇上通了城际公交车之后,他们回家就变得方便多了,只需要坐两趟公交车就能到村口,别提有多方便了。
什么城市大规模规划,发展之类的,他们不太懂,老百姓大多也都不会太关心,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就不说村里那些几十岁的老人了,就单单是他自己,二十年来家乡的变化,他可都看在眼里。
以前村里面的土路,一下雨那特么就不能走人,穿着长筒胶鞋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像什么自行车摩托车,下了雨谁敢骑?走不了两条街就给你卡死,车轱辘里全是湿泥,搞不好还得陷进个泥坑里,要多烦人有多烦人。
后来修了路,柏油路,对比于以前的土路,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还有村里的土房子,沿袭到他小时候的,那个没有长久的历史?年久失修,下雨就总漏,但能怎么办?翻修瓦房?显然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