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岁,长的瘦小枯干,是生产队时期的“车老板子”。
周世海的思想那时就比较活跃,骨子里想得都是“歪道”,也就是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
周世海在家里排行老三,村民们就给了他起了这个外号三歪。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三歪的思想更是活跃了,开始到黑龙江往回背大葱子卖给村民,几趟下来赚了点钱,他从中尝到了甜头。
有了本钱后,他又开始去水库批发鱼到市场上卖。捣腾了半年多,由于那时的小水库大多荒废,大水库又经常上不来鱼。他有转行杀猪卖肉,不到一年的时间三歪就赚了不少的钱。
这时,才子的到来对于三歪来说无疑是欢迎的。因为三歪家的两个孩子,男孩叫周明明才8岁,小的是女孩周悦悦才5岁,帮不上他。
另外,才子也没敢把家里发生的事告诉舅舅三歪,只是说毕业了来舅舅家串门。
第二天开始,才子就跟着舅舅赶着毛驴车到附近的村子收猪。
就这样,才子在舅舅家呆了下来。
一次,才子跟着舅舅到邻村的一户农民家里收猪。这家养了三头猪,最大的一头已有300多斤,小的也有200多斤了。
三歪与这家的男主人谈好了价钱,三歪跳到了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