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说:“这事,上次我来时就说过,没问题。”
这时,海山的老姑说:“我们想好了,这孩子就交给你了,你愿意他姓你的姓也行。只要这孩子将来有个出息就行啊!这孩子念书念的好啊!我们周家怕他在这里念书,耽误了孩子的前途。再说了,我们这也是给周海山一个安慰。海山媳妇还年轻,将来说不定还得找人家。海山媳妇又孬,这小子到了别人家是不是挨欺负我们心里也没底。我们把海山的儿子交给你,我们就放心了!”
海山老姑的话才子听明白了,她是担心将来海山媳妇找了对象,会对海山的儿子不利,会影响到这孩子念书。
才子对周家老姑奶奶的这个开明的决定心理也很佩服,在周家人看来,才子的形象就像周家的一颗救星。
事实上,现在才子的形象不光是在周海山家,就是整个三岔口这个近千户大的大村子。有很多人都知道才子这个名字,因为这个个村子里很多人都和才子干过,他的一些做法确实让人佩服,人们口碑相传,渐渐地会把这些话传神了。
这神话,也是周家老姑奶奶作出这个决定的一个动力。
听周家老姑奶奶说完,才子带着几分激动,说:“老姑,您放心,孩子永远姓周。我会全力供他念书,让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