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顺口溜,孩子们只敢背地里念,若当着慕尚青的面儿,把他惹急了,又是一通疯,他们可不想再被打得屁滚尿流。
拜慕尚青所赐,周兰心也得了个“有病”的称号,原本邻居们只觉得她执拗、阴沉、不爱聊天,现在怎么看她,怎么不正常——正常人怎么会起早贪黑,每天花三个小时,送孩子上下学?
正常人怎么可能长得好看,还一直守寡没个对象?
正常人怎么可能生出那么个疯儿子?
于是街坊邻居,又达成一个共识,周兰心也有病,遗传给了慕尚青,她母子俩就是因为精神问题,惨遭男方抛弃!
这下,孩子们骂慕尚青时,把他妈也带上,多了个着力点,顺口溜也越编越长。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慕尚青读高中,学校在东城区,隔得太远,不得不住校,而以前欺负他的同龄人,要么开始打工,要么去学了技术,也很少回家。
城乡接合部,人口流动量本来就大,每年都有人来来去去,熟面孔也越来越少,那些往事,也随着人口的移动,而渐渐消逝。
不过每次慕尚青回花谢庭,依旧可以见到街坊邻居,却从不往来——明明住了几十年,但一直无法融入,不知是悲哀,还是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