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函也不是没有别的方法,转头找了班主任宋老师,表示自己对物竞没什么了解。
“吴老师说我可以问问六班的许隽,但他貌似比较忙,没什么时间。”萧函直白道。
宋老师也没说什么,直接为她找了一位高三的学长,这位在竞赛中取得了省一等奖,获得保送沪大的资格,据说这大半年在家里各种浪。宋老师也不耽误他玩,只说给学妹指导两天。
那位高三学长来了之后,先是看了看萧函做的几套卷子。
“我靠,高一的学弟学妹一个个都这么牛吗?上回我指导的一个叫许隽的学弟,竞赛题也是把其他人都甩到后面去了,我高一的时候也没他厉害,不过性子太冷了,天天臭着一张脸,哪有学妹你看的赏心悦目。”
虽然这位学长说话有点嬉皮笑脸,但在结合自身经历指导竞赛的流程规则讲解上却十分耐心细致,告诉她可能存在的一些陷阱和需要注意的细节,也帮助萧函对物竞有了大致的了解。
竞赛这条路其实是十分残酷的,也许付出了汗水也未必能有收获,还可能失去正常的学习进程,所以学校一般只鼓励最优秀的学生去花时间在竞赛上,能参加竞赛的无疑都是在学习上知识掌握的水平将同龄人远远抛下的学霸,做到竞赛、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