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十九年,西川人林友之携家眷入京投亲,其妻被张华礼狎戏,不堪其辱投河自尽,林友之鸣鼓喊冤,却惨死在大牢。此案在张尚书的打点下,最终以林友之行窃拒捕,被衙役失手打死为由结案。冤案难昭,林友之膝下尚有子女三人,可怜无依,亲眷怕得罪尚书府,不敢收留,三个孩子被出家门,栖身破庙,沿街讨食,最大的八岁,最小的三岁……是柴侍郎看不过眼,仗义疏财,差人送出京师,妥善安置。”
    柴丘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大都督,如此秘事,你都知情?”
    赵胤眼波不动,语气浅淡不带半分情绪,但听上去却比方才松缓了许多。
    “柴侍郎在兵部,处处受张普掣肘,有亲家之名,却不得其心,有一腔报国心,却无法施展……即便这样,这些年来,柴侍郎也是做了不少好事。”
    眼眸一转,赵胤突然盯住他道:“就冲这点。火器之事,本座信你无辜。”
    一句“信你”听完,柴丘的眼泪倏地就落下来了。
    “多谢大都督!”
    方才司官和主事痛哭,他都没有掉一滴眼泪。多年为官,在张普治下,一直战战兢兢,早已看淡生死荣辱,虽是向赵胤求饶,无非只是惧其手段,怕家人受到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