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小孩子处于弱势地位,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大人。
趋利避害是刻在骨子里的天性,时绿从记事起,就懂得了“谄媚”这个词的意思。
为了迎合家人的期待,她主动避免去成为一个“优秀卓越的孩子”,保持自己各方面都处于中游。
她主动表现得和善乖巧,把自己冷血的一面很好地掩藏起来。
长久的压抑和忍耐,导致时绿内心像是分割出了两个自我。
一个自己在说,如果她更听话一点,或许就能分到更多的爱。
另一个自己在说,没有用的,再怎么听话都是没有用的。
可最终,时绿还是低下头,选择了妥协:“我出国读音乐学院。”
无论她在外人面前多么傲慢,在家里,始终都是那个可怜的、祈求分到更多爱的小女孩。
徐双这才笑了。过了会儿,见时绿坐着不动,她关心地问:“绿绿,怎么不喝了?你不是最喜欢喝鸡汤吗?”
时绿失神盯着眼前的鸡汤,极为平静地眨了眨眼睛,轻声说:“汤里落了根头发。”
再之后,家人们的反应,她已经记不清了。
时绿很傲,所有东西都只要最好的。
但有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