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梧桐找出柳溪月的作文本翻看。上次课他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初三生活。高梧桐惊讶地发现笔迹很熟悉。上学期师大开学不久,他收到柳明艳的一封信。柳明艳在信里说:因为她长得瘦小,经常遭到同学的讥笑嘲讽,嫉妒她成绩好的同学还笑话她的名字,说她应该叫‘柳明丑’,她很难过,寒假里已经改名叫柳溪月,回信请寄到她家里,写柳溪月收,这样可以避免同学议论。
    高梧桐看完就写了一封回信。之后每隔一周,柳明艳就会来信,问这问那,诉苦抱怨,开心快乐等等满纸都是。高梧桐想着曾当过她的实习班主任,便不厌其烦来信必回,鼓励她好好学习。
    柳明艳说要张照片,高梧桐便给她寄了张在海滩上拍的单人照。在万溪中学实习时,他没留意过柳明艳的笔迹,随着信件来往,到大四快要结束时,对她的笔迹已非常熟悉。
    “那些信的笔迹,和这作文笔迹,实在太像了。”
    下午,高梧桐找出几封信,摊开和柳溪月的作文进行对比。字迹娟秀清丽,笔画纤细,排列整齐,像一个个身材修长、亭亭玉立的姑娘,不但笔迹一样,连所用墨水也相同。某几个字的特殊笔画,一看就是一个人写的。高梧桐半晌无语,又惊又喜又不是滋味。给他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