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母亲手里,后来她这二嫂偷偷写了封信送到苏家来求她帮忙,她才知道那珊瑚佛珠早就被典当换了银子,充作了体己银子,预备着给孩子们上下打点用。
可如今带着银子回去赎,那典当行竟公然耍赖,竟然要比原先多加三百两银子才能放,她实在走投无路,更怕此事闹开了,连累着潘家都被人笑话,只能求苏二太太看在姑嫂的情分上救她一救。
当时苏二太太才新嫁不久,又不知她这二嫂的真实品性,只以为是个无依无傍的可怜人,又承蒙她的人情在许多事上多有指点,便私下里让人给她送了一千两银子办事。
后来渐渐经的事多了,看人也透彻了些,苏二太太终于明白了她这二嫂并非善类,再回头想想当初她求救济的那番言辞,着实也是漏洞百出的。
若真是把当掉的银子留作了自己的体己钱,又怎会只隔了一日就多出了一千两的亏空?分明是将银子都贴补给了娘家,却还装模作样的在自己面前哭的可怜,骗自己给她填窟窿。
苏二太太不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当年自己的确是年轻又愚钝,若是早些看清她这二嫂的真面目,又何必吃那么大的亏,赔上了自己的良心,半生不得安宁?
有许多事,就连母亲和哥哥她们如今还蒙在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