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粗略地算下来,这去京城一趟,不算礼钱也不能少于一千两了。
    至于礼钱那就更头痛了。
    原本打算着三个房头出一份大的,算起来就都是大家的颜面,谁又不会去计较到底是谁出的多些。
    可如今最阔绰的三房偷偷地跑了,长房的礼钱要自己拿,还要顾及着面子不能少于三房,可谁不知道三房手里有钱啊,若是他们随随便便的就随个一两千两,那长房岂不是也要掏这些银子出来?若是拿得比三房少了,那可真就是千里迢迢的去丢颜面了,还不如不去呢……
    可若是心疼银子不去,又舍不得二房这棵大树。
    从前二房势单力薄的,他们没放在眼里过,私下里也没少笑话过二房生不出儿子来,一家子赔钱货的丫头根本不顶用。
    却没想到如今二房走了大运,生了个嫡子不说,还同苏家结了亲家,一下子就让他们高攀不上了。
    原本两家就是没什么交情的,好不容易能趁着婚礼套套近乎,为哥儿们以后的前程铺铺路,若是放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若是想说上话恐怕是更难了!
    可为着说上这么几句话,就要花费这么好几千两的银子,给谁谁都会觉得心痛啊!
    长房的两个婆婆和两个媳妇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