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
    柳下惠气定神闲,不过一分钟,已是停笔。
    他写的,同样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不过和李辉的写法和章法不同,他表现的并非任何一种情感,而是简单而纯粹的写了几行字。
    远远一看,也就几行字,好像也没什么意境。但那种随性而为的章法,随便从一个角度,像又不像,总感觉里面包罗万象,蕴含无数意境。
    如果说它是悲壮的,有的。
    如果说它是豪迈的,有的。
    如果说它是温婉动人的,有的。
    有太多的可能性,有太多的意志和意境,每一次看,甚至每一个角度的变换,都能看出此字的无穷变化。
    可无论怎么变,万变不离其中,行书的精神,随性,烘托的不留任何余地。
    “返璞归真!”
    忽然有人说道。
    说这话的是年纪大概六十多岁的评委。
    纵然是评委,即使年过六十,至今,奔赴书法界数十年,他依旧不是所谓的宗师。
    但今天,一个才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一个如此年轻的宗师,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产生了。
    在书法界混迹四十多年,他从没看过哪个三十岁以下的人能在书法上学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