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刘明的用意,不禁重新审视这个才十四岁的小少年,模样腼腆的样子:“这是你想出来的?”
刘明默默头,有些羞涩有些骄傲的笑了:“姐姐提示了一点点。说读书人家都喜自己写,商户人家平时不过来,怎么卖,让我想。我一边还要写又工整又应景的对子,还得想对策,真是苦死啦。”嘴里说着苦,表情也略带夸张的垮下来,眼里却充满了得意快乐。
老爷子哈哈大笑后,心里却对这位常常出现在刘明嘴里的姐姐十分感兴趣。据他所知,少年是和姐姐相依为命,家里清贫。这种家庭他也见过不少,通常要么满脸困苦无心读书。要么年轻人总是过分偏执,总有些缺陷。他虽没正式见过这女子,却从刘明的行为举止中看到,她对刘明的教育十分成功,少年虽有些腼腆,眼神却逐渐神采飞扬,任何穷苦惯了的毛病或者读书人过分清高都没有。
这是哪里来的奇女子,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孩子,既可以锻炼少年的文学,让少年了解为人处世,还能赚钱。
当初让他抄书也是如此,没有选择价格最高的话本,而是让他挑和科举有关,一本抄下来,也摸透了八股文。又懂农桑,又懂经济只怕这女子不一般啊。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姐姐和他的想法一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