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究竟是从何而来呢,是不是增加了广大百姓的负担,征收苛捐杂税,靠豪取强夺得来的呢?答案是否定的。熙宁10年,北宋税赋总收入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大宋国家财政收入主体,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所以由此看来我们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不是靠的是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靠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的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
这些小孩的经济学意识淡漠,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么一长串复杂的数字,所以小飞说给他们普及高等数学势在必行,只好睁大眼睛,似懂非懂的听着,却又一片茫然的表情,只有我还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如同重新回到了课堂一般。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古往今来的各个国家统治的基础,但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一方面它不抑制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国产业革命初期羊吃人的现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