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也就是大宋人在中秋节不但赏月而且还要拜月。所谓拜月就是在庭院中焚香祭拜月亮神,说出自己一年的心愿,以求得保佑。当时的大宋男子拜月一般是求“早步蟾宫,高攀仙桂”,而大宋女子拜月则主要是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对于这种习俗,有人作诗道“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嫦娥爱少年。”
而翻看另外几本书也对中秋节的盛况有所描述。《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梦粱录》也描写道——“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就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