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在一旁激动的嘀咕说:“要是皇儿今日在这儿就好了,他最喜欢看这个相扑表演节目了——”原来最后的压轴戏——引人入胜的相扑表演即将开始,难怪不得大家如此雀跃不已。
一提到相扑,我的脑子里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长相丑陋,满脸横肉,大腹便便,裸露上身,衣着甚少,奇怪盘发,肥头大耳,身高体胖,膀大腰圆,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威风凛凛,身上各种肉跌宕起伏,一摇一摆,蔚为壮观的两个日本大力士扭打,撞在一起格斗,极富戏剧性的景象。许多人都以为是日本的国粹,其实不然,这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其实是源于我国的,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唐朝时传到日本,现为一种流行于日本,被奉为国技。
但是在八百年前的今天,相扑却是大宋朝最流行的大众体育运动之一,风靡于大宋朝堂内外,名至实归。不但城市中有日常性的相扑商业表演,还出现了全国性的相扑竞技大赛。在汴京、杭州等城市的瓦舍勾栏,每天都有艺人表演相扑节目,并收取门票。大宋时期,连相扑高手“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赛关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郑伯大”、“铁稍工”、“韩通住”、“杨长脚”,都在《梦粱录》里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