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藏伏火,见于《汉旧仪》里所言,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盗墓设计的传统手段之一。这种古墓也有一个名字,叫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盗墓者俗称火洞子。而且曾震惊世人的长沙马王堆1号墓,就曾出现伏火。”这反盗墓的学问也真是博大精深呀,原来我们来得这个墓道就是火洞子,小飞这家伙说得如此娴熟,估计去过不少古墓。
另外一个无人机晃晃悠悠的去了靠右的一边的墓道,先还安然无恙的在墓道中间飞来飞去,突然墓道四周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墓道全部打开,墓壁上的若干狂沙倾斜而出,倾巢而出,不到几秒的时间就把那架人畜无害的无人机给吞没了,尸骨无存,就如同我们在前面遇到那个海市蜃楼下面的大坑一般,这里的墓道又故技重施一番,坑了我们一次,原来这古代人特别聪明,为了防盗墓,古人还在墓葬的形制上动脑筋,设置了重重陷阱,诱使盗墓贼上当。最为典型的是积沙墓,这是因为沙子有流动性。在墓道和墓坑上方填埋沙子。一旦有盗墓贼盗挖墓道或墓坑,沙子就会自动将盗挖者掩埋起来,从而保护了墓葬安全,幸亏我们没有亲自涉险,否则如此狭窄的墓道,想飞檐走壁都困难,后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