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的菜传给了凤阳父老。”
小飞又接着滔滔不绝的说起来:“对了,你知道吗,当你感到特别饿时,似乎连平时不爱吃的食物也会觉得特别香。而你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大鱼大肉的,反而吃得越多越饱越没有食欲,其实这背后是有科学依据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小飞继续洋洋洒洒的说起来:”我国科学家们通过在实验室中重现果蝇的觅食行为,为我们揭开了关于吃的奥秘之冰山一角。而相关论文已经发表于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上。通过一系列方法,科学家找到一种神经递质——蟑胺,这种分子在结构上与人体的去甲肾上腺素极其相似。“没有蟑胺,饥饿的果蝇就不会发生觅食行为,即使它们的身体机能上是完整和正常的,没有运动障碍,但唯一不同的是,它们饿了也不会增强活动性,不会去觅食。共同第一作者之一于悦说。有趣的是,果蝇也和人类一样,肚子饱时行为相对理性,而饥肠辘辘的果蝇出现饥不择食的行为。更有趣的是,课题组还展示了觅食与进食背后更丰富的内涵。大众通常认为饥饿是通过一个单一的神经中枢检测到,并引发一系列情绪和行为。王立铭说,但研究显示,至少在果蝇里,当大脑感受到饥饿时,引发觅食和摄食可能是完全独立的两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