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至唐永泰元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而且各位能工巧匠把黄鹤楼修得特别结结实实,万年无恙,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而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他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