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祛湿,久而久之,就成了这里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因此,我们的火锅发源于朝天门码头。因为巴国、蜀国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调味的饮食习惯,这些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这些码头和街边下力人吃的廉价实惠的街头大众饮食摊上的水八块。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和牛血旺),还有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生切成薄片摆在几个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摊泥炉上砂锅里煮起麻辣牛油的卤汁,食者自备酒,自选一格,站在摊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烫且吃。吃后按空碟子计价。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吃得方便热烙,所以受到码头力夫、贩夫走卒和城市贫民的欢迎。我们这些挑担子零卖的小贩将水牛毛肚买后,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也叫九宫格,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一般卖劳力的工人,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来吃的官真是络绎不绝,后来很多小商贩挑担沿街叫卖,不过我们东家觉得还是没有固定下来的人多,于是别出心裁,我们就地食材,因地制宜,在朝天门附近码头的小渔船上开了个小酒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