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出这么一种将两种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的特殊建筑。同时,这一建筑也十分典型地说明了,罗马人是如何借用希腊风格来丰富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万神庙的16根大圆柱,都有柱基和柱头,圆柱的柱围达4.5米,高达12.5米。圆柱为玫瑰色和白色花岗石做成,与后面红砖筑成的圆形主体建筑的色彩十分协调。这16根圆柱形成的前廊,横向宽达33.1米,前后深度为15.5米。圆柱上方三角山墙下横梁上有一行大字——奥古斯都之婿、第三任总督马·阿格里帕所建。这位阿格里帕约活了50岁,死于公元前12年,而据一位法国建筑家1八92年的研究确认,万神庙所用砖石等均属于公元120~125年的建筑材料,这显然与哈德良皇帝所建之说相符,但建筑物上却明明白白写着是死于公元前的阿格里帕所建,前后错了100多年。事实窨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万神庙最早确实由阿格里帕于公元前27~前25年建造的,用以供奉朱庇特、阿波罗、战神等神祇,因而称为panthen(万神庙)。这是个希腊词,也可以译为泛神庙,即什么神都供奉。当时罗马盛行的是多神教。因而供奉众神。但是,到了公元八0年,罗马发生一声全市性大火,万神庙也未能幸免于难。后虽经修复,但到哈德良皇帝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