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余劫孽情 > 正文 第242章 验证集锦诗
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和我那一世一样死在盛夏遭驱拱的命运!
    苏轼的死,我说不出什么感受,站在天下苍生角度,他也算是一介好官,也为民做了不少实事。
    但他一生的滥情,视女人为衣物的作风很让我反感,王闰之好歹也牢了一个正房名义,在那时也算是有所值。而王朝云却是为他一生奔波也最多不过一房妾室而已,但穷苦人家的命运就是如此,她也勉强算是衣食知足,一生安康!只可惜了那世道!
    在官场几经沉浮,苏轼获赦,才踏上了北归之路。当时,他有过多种选择,但故乡眉山已无田地和亲人,弟弟苏辙又苦苦劝他到许昌定居,而在南京与王安石相见,王安石又挽留苏轼居金陵,便于往来唱和……但苏轼最终却选择了常州。这是因为常州具备了挽留他的条件:常州的山水让他难以忘怀,他与当地百姓之间结有深情厚谊,当地还有苏轼一批重要的亲友和一份薄田。
    苏轼享年六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