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的利润,兴建学校的花费,与他而言,是九牛一毛,可以保证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其次,就是教材,他打算将玉简的医学记载,都公开出来,作为教材之用,这些是属于全体华夏中医的瑰宝,不是他个人的私有财物,至于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这几个年级阶段的教材如何编写,就要集中全体人员的智慧了。
再接下来,就是师资的问题,这个问题,最不成问题,在座的名医加起来,就掌控着整个华夏的中医人才资源。
最后,他们又谈到了生源的问题,只是学中医的一体化院校,毕竟太过另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可以想象,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不会有太多的家长肯将孩子送到这样的中医院校学习中医,说句不好听的,将来的就业都会成问题。
关于这一点,郑翼晨一开始也是愁眉苦脸,后来双眼一亮,竟让他想到了自己还有一个儿童的医学基金会,普通孩子的家长或许不会送孩子进入中医小学就读,可是曾经得过病,又获得医学基金帮助的穷苦家庭,选择就读的几率就大了许多,这些孩子,都是潜在的宝贵生源啊!
第八百章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全书完)
郑翼晨还盘算好了,为了吸引这些穷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