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保持清醒,并不轻易掉进爱的陷阱。她们来自蜀地,带有蜀地女子的泼辣和直率,是重重山水间的一抹艳红。她们又是所有女子的象征,为爱而活,在爱之中痛苦,又从中涅磐,获得新生。
宣传语
作为第二届“文学之新”七强选手之一,林苡安的路走得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顺利。她酷似张爱玲的文风,引发了大赛评选组的内部争议,直到进入七强仍处于激烈讨论的中心,她的去留因此多次悬而未决。郭敬明十分看重她的文字天赋,鼓励有加;评委们对她褒贬不一,争持不下;读者对她的文字,态度亦是正反相当,各执一词。而她止步于七强之后,默默地完善参赛作品《成都记》,定稿后更名为《蜀红》。
《蜀红》是她自我成长与蜕变的一道分水岭。她在创作中逐渐摆脱了张爱玲的影响,文字风格有着鲜明的变化,变化的同时,完好地保留了自身最为独特的资质——对女性心理及情感的细致体察与精微表达。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丰满的,有着春水一般的风情;她们在纸面的世界里是活着的,一颦一笑都闪烁灵魂的辉光;她们的爱是梦幻的,又是最真实的;她们天生就知道如何使性子、耍心机,只为将身心彻底奉献给爱情。这样的女性故事,让林苡安得以圆满自己的创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