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经过了前一日的血腥警示,董卓再次提出迁都计划时,大臣们都老实下来,个个敢怒不敢言。
最终董相国拍板,定在二月初一天子领朝廷先行西迁,自己暂留洛阳抵御诸侯联军。此时已经是月中,只有短短十数日的时间做迁都准备,洛阳上至天子,下至平头百姓无一例外地忙碌起来。
迁都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原本正在唱着合纵连横政治博弈大戏的各路诸侯终于意识到再不快点董卓就要带着天子跑路了,于是大家一人让一步商量着推举出家世最好的袁家人坐上联军盟主的位置。
当时十几路诸侯里,官位最大的是后将军袁术,他跟袁绍都是来自四代出了三个三公的世家名门,奈何在渤海挂着太守职位的袁绍辈分上是袁术堂兄,加上人也长得英伟不凡,比袁术在群雄里面人缘更好,于是袁绍领了盟主的位子。
其余各地太守州牧刺史吆喝声大,但真正下了狠心要跟着袁绍打这场仗的不多。
大家都打着渔翁得利的如意算盘。
不过当时陈留太守张邈手下的骁骑校尉曹操却是打定主意要借着这趟浑水发家致富,上窜下跳无比积极,跟周围消极怠工的人一对比,竟然让他坐上了联军二把手,领了代理奋武将军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