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着解释了一下,告诉他们说科举考的最好的都进翰林院了,不怎么好的才会放去地方。
在地方上当官功劳可能全被上一级捞走,搞不好这辈子县官就到头。
在翰林院熬一熬,过个十年八载谁不是大官?
这时候,卫家人才真正意识到卫成不一样了,他飞黄腾达g rén上人了。卫父还说上京之前再祭祀一回,得把好消息告诉祖宗。至于吴氏,心里想着买田的事,又想着三郎都中了二榜进士,说是总榜十一,那砚台以后搞不好真要考状元!
砚台啊,他才是命好的娃,生下来就没吃过苦头,纯粹是来享福的。
……
田里的水稻已经成熟,卫父本来跟着就要请人收割,现在地和地里的收成都给了卫二郎,他就不管了。家里的鸡和猪给了大房那边,吴氏也跟大郎媳fu打过招呼,让她自己割猪草来喂。吴氏跟着就去寻摸水田。卫父在为举家上京做最后的安排,他不仅择吉日祭祀了祖宗,还见了姜蜜他爹,把这些情况告诉亲家。
卫父私下跟婆娘吴氏商量过,说给大郎二郎的够多,他们家里还有些稻谷,要带走不现实,分给两兄弟也是多余,不如给亲家公送去,说是蜜娘谢他生恩养恩,以后可能很多年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