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管申冤的,谁家有冤屈就找他说。”
村人听了连翻惊叹,说不得了,不得了啊。
“我当初就觉得你们家老三和乡下泥腿子不同,走出来就是读书人一个。”
“他那几年真是把一辈子的霉运全走完了,现在官路多顺!”
“我看你们毛蛋也是聪明相,好生培养没准就是第二个大官老爷。”
陈氏瞪她一眼:“什么毛蛋,叫大顺,卫大顺!干啥都顺!”
……
一摞旧书卖了八十两银子,这多稀罕?听说的人有机会都在吹嘘,慢慢的这事儿就传出去了。过了两三天,有个穿长衫的急匆匆从镇上赶来,到后山村顾不得歇口气,一路打听去了卫家。他见到的是卫二,见着之后都没客套两句,就问他是不是确有其事?
卫二一头雾水,问什么事?
“听说你在京城当大官的兄弟送了一摞心得随记回来,你过手就卖了,卖了八十两银?”
“不是心得随记,是一摞旧书,里面有些心得随记。”
打听过来那人又不傻,想就知道,要不是好东西人家大官老爷至于费大力气从京城里送回来吗?他懒得听卫二说,问八十两卖给谁了?“你去把书要回来,我出一百两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