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这一路她再也没想那些,想着第一回 就拿了一千多两,以后不断还有,还会更多……她本来那点难受全都没了。受人指点也不是一两天,挨几句骂有什么呢?反正发达了之后也要从乡下搬出去,搬远一点谁认识谁?
陈氏满心感慨,一颗聪明脑袋果然比什么都要紧。
家里谁都没想到还能拿老三写书,只毛蛋想到了,他写得还恨好,别人都爱看。又觉得后山居士这个化名也好,听着就很有文化的感觉。
用后世时髦一点的说法,陈氏就是个不忘初心的实在人,一切向钱看向厚赚。
你告诉她发财去了就再也不能赶科举,毛蛋以后不会有时间精力去做学问。她不在意,这有什么?
全天下多少读书人?几个真能当官?就算当了官,还不一定有这么挣钱。
想到老三中秀才都是二十岁那年,之后哪怕进了府学也是少少的拿些银子回来,一个月顶多三五量的数。再看毛蛋,他说每三个月能拿一次分成,至少上千的数。
毛蛋才多大?他才十四五岁而已,这儿子没白让她cāo心,真是值了。
陈氏一路都在琢磨要怎么说服男人,她有自信一定能成,想着兴许过程会有些坎坷。情况也差不多,听说毛蛋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