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宜安同顾绍元、孙修明等人不同,他身上做学问的气息更浓一些,对于仕途功名方面的心思稍微淡一些。平日接触中,晏飞荷察觉到荀宜安的理想好像更接近顾心山,想为百姓做些实事。到天工学堂来当个院长,刚好符合他的这种理想。
荀宜安此刻心中正在认真权衡自己胜任的可行xing。
晏飞荷身上的这种责任感,让荀宜安大为惊讶。他心中清楚,这样下来,天工学堂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几乎就是晏飞荷用自己其它产业的利润来贴补天工学堂。但是这样下来,永宁城里许多人都会肉眼可见地因此受益。
荀宜安知道晏飞荷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自去年诗会认识晏飞荷后,他们几个几乎颠覆了平日里对于商人的认识。尤其是晏飞荷又在永宁城折腾出那么多从未听闻过的新鲜事物,让荀宜安觉得不能用普通的眼光去看待她。
但如今晏飞荷开设天工学堂的这份天下为公的责任感,还是让荀宜安意外。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心中一直追求的就是为国为民,治国□□。最不济也要讲求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管如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们的毕生愿望。
不成想,自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