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局成立最初,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运送的物资以书信为主,重量和体积都非常小,不怎么占据空间。
每天一个地方一艘船或者一匹快马就能解决问题。投入的成本不高,利润空间又非常大,大乾的百姓又都非常喜欢,典型的双赢模式。
随着书信局的规模逐渐扩大,百姓们运送的东西也逐渐丰富起来,不再局限于常见的书信。
各种家乡的特产、随身的衣物,甚至进京赶考的书籍都开始通过书信局运送。
一些商铺的货物,之前大多都是通过陆路,或者找常年跑船的船家运送,后来尝试过书信局的便利之后,开始通过它运送。
如此一来,书信局无法再通过一艘船或者一匹马实现运输。
这也是楚冷晗看重驰道的原因。水路上可以多加船只,陆路上只用快马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但是多加船只也不行,没有合适的方法,运输成本在逐渐地升高。看上去货物的数重量都有所增长,但是利润比起最初反而又所下降,这正是曹玉成苦恼的地方。
晏飞荷笑了起来,这才是她心目中书信局应该有的样子。
书信局最初规划的模型便是她前世经历过的邮政局或者说是快递公司,只不过被楚冷晗起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