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一位皇帝因为他们这些家族的势力太过庞大而打算削减,不过嘛......积重难返,即使是皇帝,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反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直到这位皇帝的孙子登基成为新的皇帝,学习欧罗巴洲建立君主立宪以后,这样的矛盾才缓和了下来。
毕竟皇帝都主动放权了,就不会在意这些家族的势力究竟如何,把问题抛给内阁吧!
另外,内阁采用的是官员与权贵共同组成的情况,两者都是互相看不对眼的,所以看起来立宪让皇帝的权力下降了,但实际上,立宪以后,皇帝的地位反而像是定海神针一样牢固。
毕竟两方都看不对眼,这个时候就需要皇帝下场来决策了,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地位岂不是变得非常牢固?而且华夏并不像外国,皇帝没了还能到其他国家找一个不会本国语言的人来做国王。
这就导致了皇帝的权力不会被架空。
当然了,如果皇帝一直采用这种手段,那长久下来也容易出现一些矛盾,所以再百多年前的皇帝就慢慢的退出了决策层,主动的退出,一百多年来,内阁也已经习惯了没有皇帝的日子,皇帝更多的也就是吉祥物的作用。
当然了,没有谁就真的敢小看皇帝,或者说皇室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