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是百分之一的得绒率。
两块五毛钱一斤收购。一吨五千块钱的成本。一转手到国际市场上就是八万美元,这生意,说实话倒真是让人眼红。
可惜鸭绒如果不是工业化养鸭大量生产,搞小农养殖收购,市场存量着实有限。一些成规模养殖的乡镇企业,本身鸭绒都是对口供应给国内羽绒服厂家的。海军这方面也插不进去手。只能是想办法再扩大收购范围,可这样一来利润率下降的就厉害了,海军才不得不打消了做羽绒出口的念头。
在工业化大生产之前,这类小规模散养资源的成本并非会更便宜,相反是更贵的。后世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养殖之后。鸭绒的成本下降,中国人才真的穿的起羽绒服,进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才穿得起羽绒服。
而转头再看国内,羽绒服这东西也仍然是新鲜玩意。胡文海当初给陆嘉陆欣买了两件,顺带给新科公司里的一些高管发福利,也不过从专门供应出口的北极燕公司抠出来十几件而已。
就这,还是他胡总面子大,当时国内有求于他,这才走关系面相国内出售的。
羽绒服的生产技术,在八五年,国内也就是三、四家企业掌握了。也幸好如此,海军手里才能收到这些鸭绒,不至于想买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