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了。放眼世界范围,韩国人造船规模已经是最强大的国家。而总段造船法很多硬件需求,更是早就已经具备。
韩国人是站在一定高度之下,最后才能说是“捅开”了一层窗户纸。
然而反观国内,渤船应该算是技术实力很可以的造船厂了,毕竟是连大黑鱼都能造。民船部分有什么难题,总还可以向军用部分请教和申请支援。
可即使如此,渤船的焊接技术还是停留在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的阶段。总段造船法最重要的总段合拢需要的气体保护焊,渤船竟然只有一套设备,是专门供应给军工部门使用的。
郑磊多少还研究过那套引进的气体保护焊设备。所以为民船部分引进新的气体保护焊设备的任务就交到了他的手上。
要知道当年为了得到这么一套设备,渤船可是被日本人狠狠的宰了一刀。单是一台焊机,日本人就卖了上千万日元的价格。这已经不能说利润是百分之几十、几百,完全可以用百分之几千来计算这里面的利润了。
然而转过头来,焊丝、焊料竟然还不让国内生产,人家有技术专利嘛!这不坑爹么,气体保护焊的一大优势就是作为保护气体的二氧化碳便宜,但国内应用这门技术因为材料进口,反而成本急剧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