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分析。
然而接下来,他们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笑容。
“这次日本人可有的辛苦了,这样的合作伙伴,呵呵——”
朴在京的话没说完,但话里的意思,在座的众人却都心知肚明。
从这份情报上来看,日本人寄予厚望的中国人,似乎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啊。
领头的领导们不懂技术,却偏偏对日方优美精致的办公环境流连忘返,对实验室的种种便利设施和高新科技赞慕有加。跟随而来的高级工程师知识水平明显脱节、而且年龄偏大,问的问题不是不在点上,就是大而无当,要不然就是直接询问日方的商业机密,一点基本的商业常识都不懂,在日本人那里狠狠的碰了几个钉子。
最后是中方一群造船厂的负责人,他们最关心的话题则是日本购物哪里又便宜又好,日方能否帮忙兑换一些外汇。对于技术、管理和中日合作,他们似乎完全没有兴趣。
这支中国考察团给日本人和韩国人留下的印象,似乎完美契合了自由世界诸多对中国官僚的描述。愚蠢、贪婪,官僚而且自私、自大,竟然把涉及到两国未来船舶工业战略层面合作的重要考察工作,当成了旅游团和地下钱庄。
如果中国人真的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