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已经尽在他的掌握。
其他几家韩国重工企业的报价当然没有他的有竞争力,而东南亚的几家造船厂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优势不在走量为主的散货轮上,似乎三星重工真的已经胜券在握。
伯恩哈尔终于拿起最后一份标书,高声唱了出来。
“大港造船厂,19八6年3月,三亿五千万。”
“阿西——”
朴在京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大港造船厂的方向,眼睛瞪的好像要掉出来一般。暴怒的脏话憋在嘴里,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他们哪来的短期造船工期?
而其他几家韩国重工企业则一脸凝重,中国低端造船能力深不见底,日本人高端造船业成本下降。
韩国造船业,接下来要怎么办?
一股寒意,罩上了韩国人的心头。(。)
ps: 每天至少睡12个小时,还是身体虚弱,这么长时间按说血应该补回来了吧……
有点担心自己的身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