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中国人缺的只是一个机会,并不是真的天生就比别人差!
这种观念上的冲击,可是比什么政策对社会带来的改变要更大、更深远、更长久了。
反应到现实中,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对突然冒出来的新科公司,迫切的感起兴趣来。
为什么新科公司能够成功?这是人们急需知道的问题。
八十年代的新闻媒体和三十年后相比,至少还是有些节操的,至少干不出来坐在家里编新闻这种事情。
从人日放出招聘启事之后,记者们就像要奔赴前线的战士们一样,从全国各地开始向着绣城进行战略集结。
然而浩浩荡荡的记者队伍与应聘者的队伍比起来,却仿佛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此时的中国,应该说“怀才不遇”或者“自认怀才不遇”的人才是主流。
工厂里拿着和别人相差不多工资的技术骨干,提前退休的工作经验丰富的基层管理干部,陷入人事斗争或者慢慢熬资历的大学生,唯一作用是给领导们做装饰的名校大学生,看书以及负责卖澡票的沃顿ba,能用手算有限元分析的老工程师……
未来中国崛起靠的是什么人?这片土地上的人并没有被彻底换了一遍,始终还是那些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