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合既保证了农民获得私产,拥有直接的生产资料的调配权,从地主士绅阶层中夺取生产资料,从而直接毁灭掉传统的地主阶级,改变封建经济的模式;并且,农合作为基层组织,连接了广大群众和政权,让这个古老国度第一次实现了对于全民数目字的经济管理。大明有多少人口,收多少赋税,这些一下子就清晰了。而通过基层组织,大明一下子衍生出了更多管理人民的方式,比如这一次的全民扫盲运动,就是从农合的层面展开的。
而再往上延伸一步,政府的有计划的经济模型也在农合的层面也可以顺利展开了,比如通过农合普及某些经济作物的种植,如现在江南、山东等地开始大面积地种植棉花,这就能够为工业提供原料。
同时呢,围绕着农合产生的一系列的设施,有效地在促进经济运行和发展。如统购统销政策下出现的,府县级别的农产公司、国家级别的大明粮食公司,打掉了原本的私有粮商,由国家全面掌控粮食这种战略性资源。于是,国家获得了剩余农产品,等于实现了原始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同时稳定的粮食供应,一方面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调配,缓解灾年和调解城乡粮食问题。
加上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