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交流,或是从某次对敌中发现瀚抒对林阡的敌意根本是假的站不住脚的……不管怎样。无需莫非解释林阡,孙寄啸真心不仇林阡。
憎恶的、愤怒的对象,只是莫非。
既已归顺林阡,孙寄啸也知道避不开和莫非共事的结局,本想强压着这团怒火以后再说。大不了见到莫非绕道走,没想到林阡竟然这么早就迎着谣言把祸首带来了。
“本就和盟王没有关系!孙寄啸知道,郭昶绝不是盟王所害,然而,莫非不是程宇釜那样的救援不力,他是失职根本没有救援,与见死不救有什么两样!他就是见死不救!不是刻意,也犯下了!他比程宇釜还应该愧疚,应该受到惩罚,盟王居然没有因此杀了莫非。实在不够解恨!”孙寄啸怒骂。
“莫非见死不救”,不再是怀疑人格,但必须控诉行为——
到如今谁还会歹毒地猜测盟军对黑道会的心意啊,然而这口气久久不能消除,是因为,程宇釜的事情是道听途说年代久远存在误会、由当年的当事人阐述过后发现真相相异、罪行可以原谅;而莫非这件事孙寄啸是耳闻目睹有着切身体会,即使经过当事人阐述了,真相还是那样的、情节没有误会、罪行不可原谅,莫非确实有着板上钉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