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至于农馆长说的什么“二将军炮”,这只是明代时的一种相对笼统的称呼:明清两代,这各式大炮的名称多如牛毛,反正一个比一个威猛,一个赛一个无敌!
像清朝那会,什么“天佑助威大将军”、“神威将军”、“神功将军”、“武成永固大将军”…
不过到了清朝后期,这大炮名字再威武也没啥用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舰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竟然装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这些炮看似威武,射程却依然不及英舰上的各型阿姆斯特朗炮,加之多年武备废弛造成与英军对抗时吃亏不小。
所以要“避邪”,嘉庆年后的可不要。
张楠摇头道:“竹节炮样子太丑,有没有明朝那会的红夷大炮?”
农博升想了想,往“废铁堆”边走了几步,指着边角一门带两个炮耳的铁炮道:“这是前两年姚江老河道清淤时挖上来的,工程队直接送了过来,明万历47年铸造仿制红夷大炮。长160公分,内口径我记得是8公分,重300公斤不到点。
不过只有一门,因为展览馆展厅里早就有几门那会的大炮,这门就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