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进攻,并野战防空”的作战需要。
但这时候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苏联刚以守转攻,而德国还有能力多会战争主动权。
这节骨眼上,德国后方军工厂担负着繁重的主战武器装备生产任务,这时要求他们再重新设计一款适应当时作战需求的新型装甲底盘,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想要新式、符合实际需求的自行高射炮,在地盘上一项上德过陆军的选择就不多,当时最合适,甚至唯一合适的就是大量在后方待修的四号坦克底盘。
战争激烈,坦克损毁得也多,有些连集团军一级的修理厂都无法修复,但坦克宝贵、丢弃有可惜,只能在可能的情况下送回本土修复。
四号坦克,修一辆总比新造一辆省工时,加上运输成本都如此。
德军的四号坦克性能均衡,这种地盘上之装高射炮,越野能力、承载能力都不错,算是逼出来的办法中的一个好主意。
东线告急,德国装甲集团天天挨空袭,急得很。这头本土军工部门效率算可以,说干就干,还加急。
到43年的12月,德国的第一款全履带式防空车辆的样车就成了,配备的武器是当时德军装备量巨大,还非常便于量产的四联装20毫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