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造反出身,自然不会相信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话。
    霍五闻言,立时来了兴致:“军校这个好,爹挂山长,你到时过去挂个副山长……第一批就从各部千户里与几州县尉、都尉里遴选……”
    霍宝道:“人数别太多……四十人到五十人之间,每隔个一两年可以再开一期……”
    人数多了,就不显得金贵,也不容易培养“师生情”。
    军校不用试验,直接施行就行。
    因为当初在黑莽山练兵,就有些军校雏形。
    霍五当初作为总教头,操练三寨人马一个多月,获益甚丰。
    马寨主、杜老八、唐光三部手下,对于霍五的尊崇最深,霍五使唤起来也最顺手。
    还有参谋生,童兵里试验过的。
    三百参谋生,最好的还是一百兵卒里遴选出的。
    士绅子弟不知人间疾苦,对滁州军也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相差太多。
    之前霍宝在庐州说要退一部分参谋生,李远那边就听令,从考核、思想、对滁州军的亲近值等综合评分,划出了八十人。
    之前因战事期间,不愿横生枝节,才拖延到进金陵。
    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