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感叹:“圣人之说可疑也”,便渐渐有了自己的心学。”
王阳明讲起了过往的事,听得叶知秋有些发愣,他只知道朱熹似乎提出了什么“存天理灭人欲”,好像是很坏的东西。至于更深的,他也不曾读过,毕竟是朱熹的东西,而不是道家的。
“理学从天地生生之道出发,指出了万物无不有理,仁义礼智是天赋本性,之所以有善有恶,是因为被不同的气质之性所遮蔽,因此要存天理、去人欲;而我则从心与理的这个缺口入手,从内心出发,提出心即理也,良知不需外求,本就在各人心中。所谓:凡人虽无圣人斤两,成色上却能够与之无异。因此从心上功夫来说,就是要时时“良心发现”,做到存心养性,知行合一。”
王阳明悠悠言道,说出的话让叶知秋大抵知道了理学和心学之间的差别,似乎理学并不是叶知秋想象的那样坏,但是王阳明说的还是有些抽象,让叶知秋只能大体理会。
“心上功夫和事上功夫是一体而统一的,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追随良知本体去行,光明磊落无愧于心,事了拂尘去,但求自然而然,多了点沾沾自喜或是后悔不满都不对。
这样久而久之,我儒家之士就能够感受到浩然正气而毫无亏欠,于是“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