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治国之道,首先就是一个钱字。
一旦解决了钱这个问题,很多事都迎刃而解了。
倒不是说李珍以为靠贾清一个人就能为大楚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他觉得,大可以尝试一番。眼下朝局稳定,正是举行新法之时,若是能够在有生之年,让大楚的民治、国治上升一个台阶,才不负为相这一遭。
面对目光灼灼的李珍,贾清也不知道该怎么回了,此事李珍已经不是第一次对贾清提起。
说实话,任何一个对现代税务机制了解一二的人,再去看看古代的税制,都会觉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当初他算是年轻气盛,也为抒发自己的观点,取得一个好名次,所以将那想法说出来了,不想与李珍不谋而合。
他明白李珍的意思,这件事要是做,就不是短时间可以做成了,要初见成效,至少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行。
贾清是最适合带头推行的人。
可是贾清却觉得还是太早了些。
如今朝局看似安稳,但是只要乾王一天还没有坐上龙庭,大楚的隐忧就一日不会解除。
他不想分心太多。
分心太多,就容易露出破绽。
大楚的税制虽然很多不合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