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士气加成了,能保证不出现逃兵就算不错了……
然而,当密集队形遇到手持波波沙冲锋枪的苏联动员兵会出现什么情况?
很快,李察就亲眼目睹了答案。
城头上的火枪兵被扫倒一大片后,城门处已经没有一个敌军士兵存在。
然而,城内已经掌控大局的印度土邦王公可不甘心失败。
当李察带着几十个苏联动员兵走入城门时,挤满了整个主干道,手里拿着五花八门多样武器的‘武装平民’轰然开了过来。
这都是印多尔城的王公纠集起来的队伍,其中有被收编,有奶便是娘的东南亚土著青壮,但大多数还是当地的印度阿三炮灰。
印度土邦王公打仗都习惯性的征召大量首陀罗充当炮灰,战功也是首陀罗能摆脱‘命运’的唯一方式。
然而,首陀罗的士气是非常不稳定的,跟刚拉起来的武装农夫没多大区别。
但是兵力却非常充足,再加上之前马拉特联盟覆灭的时候,大部分军队被打散和解散,所以民间的青壮很多都当过兵,甚至上过战场。
这就给造反的印度土邦王公提供了一个极大的便利,有需要的时候只好肯撒钱,立马能纠集起来一大批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