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蒙古人的凶残人尽皆知,凡是抵抗的城池都被屠戮殆尽,最后吓得那些普通城池一个接一个主动投降……
战争中满口仁义是没用的,只有绝对的实力才会让敌人恐惧慑服。
更何况,李察对待投诚官员的待遇确实不错,中低层官员李察几乎没有怎么变动,顶头的那些大官虽然失去了权位,但并没有离开官场,只不过换了个职务,权势比以前更低罢了。
李察除了军权改动极大外,对行政体系的改革大部分都停留在内阁上面,中低层变动很小。
原因很简单,李察觉得大唐的基层行政体系对现在的形势来说够用了,而且他也没有太多的官员去顶替行政文官体系。
因此,只要康国府的官僚们投降,李察立刻就能完好无损的接管整个康国府的秩序体制,只需要空降几个领头人顺道改革巡捕房控制康国府即可。
如果康国府坚持抵抗,李察就只能履行自己的诺言杀鸡儆猴,破城之日对康国府府城血洗,让他的敌人正视大明王的名号!
这个时代屠城是不会有道德压力的,哪怕是自诩为正统的大唐在征伐过程中也屠过城,只不过被史官从记载中抹去罢了。
灭亡的国家自然不会有资格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