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尉迟英哲的牙兵,也就是之前跟李察火并过的斥候侦骑,则一直呆在中军帅旗周围,充当尉迟英哲最后的预备力量。
若是战场上占据优势,这支牙兵就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如果战场陷入败亡形势,这支牙兵就是护卫尉迟英哲逃离战场的精锐,保护他回到后方以图东山再起。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这支牙兵除了用作斥候侦骑外,是不会冲入前线厮杀消耗的。
除去两侧的骑兵,尉迟英哲中央则是一个个严密的步兵方阵。
按照唐军的习俗,最前排是清一色的铁甲重步兵,手里举着大盾配备的是刀剑等冷兵器,后面则是清一色的长枪兵,方阵长枪兵前排穿铁甲,后面则只穿戴普通皮甲。
因为安西四镇大战连连,原本全员皮甲的大唐正规野战部队损失极大,因此尉迟英哲手下并不全都是收编的大唐野战部队,其中很多人都是战争期间通过军功升上来的普通汉人地方卫戍部队。
这些人同样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而频繁的战斗也让他们掌握了熟练的杀敌技巧,只是装备却不很难补充。
毕竟战争期间对地方生产的破坏很严重,加上铁甲的损坏率高,打造周期长,即便是尉迟英哲也不可能将麾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