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免债政策收拢了民心,新的军功兑换土地乃至获取爵位的政策孤立了民众参军的热情。
大西北的老百姓突然发现,除了基本上不可能脱颖而出的科举外,他们又多出了一个屌丝逆袭高富帅的途径——参军打仗!
虽说成为军功贵族看起来十分困难,但用军功兑换一片享受半税政策的军功田似乎并不难。
明朝只是均田免债而不是均田免赋,一字之差对老百姓的寓意是完全不同的。
实际上,摊丁入亩后的明朝各项农业税加在一起,并不比唐朝低,只不过大唐治下的农民之所以负担重,是因为他们在被朝廷收税的时候,还要额外被地主乡绅阶级刮一层。
地主乡绅的田租可比朝廷的税收高多了,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地主乡绅的田税甚至高达八成!
就算土地出产高,交完了朝廷的税之后,农民连留下足够的口粮都困难。
万一哪一年收成少了点,或者是家里遇到花钱的地方,只能依靠借债度日。
这也是普通佃户往往会欠下一笔高利贷的原因,对地主乡绅阶级而言,除了田租外,最大的收入就是放贷了,无论是放贷还是收租,对地主乡绅阶级而言都是躺着赚钱的买卖……